股点网
核心导读
量子测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共同构筑起量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伴随着量子测量技术的不断成熟,能源电力、医学检测、特殊装备、高精度导航等应用场景成为量子测量技术落地的天然试验场。9月25日,2025电力行业装备校准与测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聚焦量子测量、量子传感、无损检测等前沿技术,邀请行业权威大咖与技术专家开展交流分享,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活动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广电计量(002967)主办,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协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装备智能检修与安全运行专业委员会、北京广电计量共同承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装备智能检修与安全运行专业委员会主任杜贵和,广电计量总经理助理、北京广电计量总经理李良和,广电计量总经理助理、技术研究院院长赵可沦,来自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的行业专家、国家能源重点龙头企业代表约100人参会。研讨会由原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总工程师舒治淮担任主持。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在致辞中强调股点网,电力设备校准与测试一头是国家能源安全,一头是电力产业链转型升级,希望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推动校准测试技术与信息电力系统同频共振,为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依据。
广电计量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明志茂在致辞中表示,公司瞄准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加速量子测量等高精尖技术抢先布局,构筑了技术产业化应用新优势。未来将坚持做“AI+检测”的赋能引领者、创新服务的践行者、产业生态的共建者,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新标准和新体系的“五新”能力建设,联合协学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产学研检用”新标杆!
大咖汇聚:量子测量引领电力“精度革命”
研讨会主题紧扣能源电力国家战略,汇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广电计量、ABB电气中国等计量检测领域权威专家,分享量子测量、量子传感、光纤超大电流传感、无损检测等前沿议题,共同为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建言献策。
在电力领域,广电计量建有先进核能工程应用验证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可控核聚变等先进技术成果验证及试验方法研究,构建了电力装备计量校准、仿真分析、元器件及零部件的环境应力筛选、AI+PHM寿命评估、电磁兼容、数字化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核集团、中广核等能源国家队提供专业服务,助力电力产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
此外,与会嘉宾分批参观了北京广电计量实验室,深入了解广电计量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工程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
加速布局:整合资源构建量子测量新生态
要想造得出,必先测得出;要想造得精,必先测得准。国务院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建成以量子测量为核心、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广电计量积极开展先进精密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和无人指挥与控制设备等的量子精密测量与智能计量技术研究,构筑了量子测量技术产业化应用新优势。
公司积极构建产学研检用新生态,与国仪量子共建量子精密测量联合实验室,与中国计量院深圳创新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精密测量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新技术推广应用与新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公司已在广州、北京、无锡、长沙、株洲、西安等地建立了10余个精密测量实验室,研制并发布实施国内首个机载设备雷电感应瞬态敏感度测试系统校准的行业规范,自主研发的“一种感应尖峰信号发生器”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设备,研制基于云计算的多参数远程计量系统实现远程计量解决方案,完成电学、几何量、力学、热学各专业如万用表自动校准系统、指示标自动检定系统等40大类500多个型号的自动计量系统,逐步向数字计量和智能检测转型,为高端装备、航空低空、商业航天、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密测量技术服务。
未来股点网,广电计量将持续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业能力,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银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